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:随鸟群背着空空的粮仓,来到远方这只碗里滚动一生的泪光
写《零乡》的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:我们是一群四处乱飞、无归的鸟儿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唐国明, 于2011年开始发表、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《红楼梦》后40回里、找到百回全本《红楼梦》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:《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》(第81至100回)。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,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,以考古复原方式,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,正文中带精选脂批、文句汇校标注、词句注释、难字注音本的《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》这部大书。此外,为传播自己的理念,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《零乡》大部分草稿《鹅毛诗》和《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》。2018年作品《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+1与3x+1》于上海作协、华东师大获奖。自2013年成名后,多次因学术主张、作品出版、文学话题登上热搜,最热时,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.2亿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展开剩余95%【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“鹅毛风范、长风情怀”精神的唐国明,最初以《鹅毛诗》《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》出版了成熟部分的《零乡》一书中表达的那样:不在过去,不在现在,不在将来,只在途上;不在别处,不在远方,只在路上;不在故乡,不在他乡,此刻只在半途之上。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具有鹅毛风范骨、清风明月肉、闲云流水血、长风情怀心的学者、诗者、智者。
找到《红楼梦》80回后曹雪芹文笔。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,项数n相同,数差一律是d,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,一组数之和与另一组之和的和差b的规律,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,即b=dn²;进而发现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,数差d相同,项数n相同,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= dn(m+n)=d(mn+ n²);则当两组数中间的等差数项数m为0时,则两组项数n相同、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,自然相互是连续数,其和差b=dn²。开创鹅毛诗、半途主义、诗意流;集文学家、哲学家、红学家、数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我们是不是这样一群四处乱飞、无归的鸟儿——节选自著名作家唐国明诗意流长篇《零乡》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∮1、
麦子如鸟群飞上麦稍,飞进收割的镰刀与打麦场,飞进粮仓与我们的胃;它们在我们的胃里日夜尖叫,直到有一天,它们飞出我们的嘴,带着我们的所思所想如群鸟飞上天空。
黑色鸟群仍没见来到,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全变成了黑夜,还是全变成了白天;它们不再在我路过的树上觅食争吵,飞得比天空还高。我空空地坐在房间,听从内心的呼唤,看着窗外的天空。没有群鸟飞过的日子,我只能躺在鹅毛床上,如一个病人喝着黑色的茶汤;等待大风如群鸟飞过,鲜花开满山岗。
雨从天空来了,黑色鸟群还没有飞来吵闹尖叫;它们是不是死在了归途,还是依恋着远方;我身披鹅毛大衣,在向阳坡等着它们尖叫,除了等来风,我什么也没有等到。
∮2、
群鸟飞来了,它们从四面八方的乡村,沿着路汹涌而至。它们吵闹得春泥四溅,它们用翅膀填满空空的街道,它们的眼睛变成了黑夜一盏盏一闪而过的灯。它们始终盘旋,一下填满乡村每一个空空的家庭,一下飞回空空的城镇。
黑色鸟群飞过了我的头顶,我头顶着黑色飞翔的鸟群。黑色鸟群飞向天空,落入大地,它们闪动的翅膀成了大海的波涛,拍出的气流形成风,从时间的深处向未来吹送。它们从梦里飞向现实,又从现实飞进梦里。它们就这样从南方到北方,从北方到南方,被无尽期地流放飞翔。
黑色鸟群飞过天空,飞进黑夜;黑色鸟群飞出黑夜,飞进了白天,飞进了书中;我不知道怎样留住它们,它们总是在飞。
群鸟飞进了黑夜,飞进了村庄,飞过远方,飞过远方的荒凉;群鸟飞过下落的太阳,飞过黑夜,它们的毛成为月光打在了地上。
群鸟飞向远方的山岗,栖息在树上;它们望着山下的村庄;它们飞进村庄,飞进田野,把自己播种在了生根发芽的土地上。
我听到了群鸟的声音,它们与天鹅一起飞过黑夜,飞过苍茫,飞向它们要抵达的地方。我在黑夜的村庄把灯光挂上,让更多从黑夜飞过的鸟群,越过宽广的苍茫。
群鸟飞走了,村庄只留下了一堆凄凄的荒草。我在凄凄的荒草前如一只受伤离群的天鹅,呼叫着他乡离开了故土。
我走出山坡上的村庄,将村庄这双鞋子穿在了脚上;随鸟群背着空空的粮仓,来到远方这只碗里滚动一生的泪光。
鸟群在夜晚又不知飞往了何方,一切像无声无息的风一样,把我带向天鹅飞过的宽广。
∮3、
风与鸟群已飞向南方。落满鹅毛雪的大地,一夜成为洁白的床。成为洁白鹅毛床的大地,冰凉得没有我容身睡下的地方。我就这样与群鸟被风刮向传说的南方。
群鸟飞进了黑夜,飞进了村庄,飞进了装满麦子的粮仓。群鸟吃饱喝足后消失在远方,我也将消失在太阳燃烧的山谷上。当风把我刮向故乡的方向,他乡的我,只是路上一只失去故里的蚂蚁,永远不知道停留在哪里。
在路上,我的思想如群鸟发出鸣叫,飞出我的嘴巴,在一个叫语言的村庄,停留在树上下蛋做巢,直到蛋变成鸟,成群地飞走。
一群你看不见的鸟群一路冲撞鸣叫呼啸,它们飞的速度快得你看不见一片飘下的羽毛,它们静息时你也感觉不到它们消失了。一旦鸟群不断飞出,它们空空的巢以月亮的名义挂在了天空的树梢。
群鸟在从南向北的飞,在从北向南的飞,群鸟飞过,大地只剩下了空空的山谷。
鸟群就这样向四面八方飞去,又从四面八方飞回风吹草低的土地,它们用翅膀拍击群马,向太阳敲击出无边无际。它们一下吟诗,一下诵文,一下腾空而起直上万里,飞进时间深处。
群鸟的声音此起彼伏,我从茫茫大河的河岸走过,走进每一只愿意倾听鹅毛诗的耳朵。
故乡很远了、他乡很近了,一条路如一根线一会把我拉回故乡,一会把我拉回他乡,我就在拉来拉去中,停留在一个叫坟墓的地方。
天鹅在飞翔中死了,飘下了满天的鹅毛。每一片鹅毛在飘落哀嚎,大地铺满了一地洁白的嚎叫。一夜之后,洁白的鹅毛埋入了污泥。一夜之后,从污泥中飞出的是一群黑色的鸟。
黑色鸟群盘旋过来盘旋过去,使我彻夜难眠;黑色鸟群尖叫吵闹得我在鹅毛铺的床上翻来覆去。黑夜鸟群飞起,飞进千家万户。千万只群鸟飞起,如飘飞上天空的香气。群鸟乱飞,羽毛遍地。
∮4、
我的鸟群在远方,我的鸟群在远方合唱。它们飞翔起来的时候,将我的诗歌传播四方;它们停下来时,将我的诗歌留在每一棵树上歌唱。
群鸟飞过,开过鲜花的大地一片空无,空无的村庄一无所有。
鸟群飞走了,我如天空一样空,我如天空一样空无的疼痛。鸟群何时飞来,泪一样在天空滚动。群鸟飞走了,大地一片空无,空无的向阳坡上,空留下寂寞的我。什么也不飞时,飞起来的是一首又一首如群鸟飞进千家万户的诗歌,飞满天空凄厉地叫着。
群鸟在头顶呼啸,凡有井水的地方就停留了我的群鸟,它们的歌谣如微风敲打窗户。
白云如群鸟飞过,河流如群鹿在山岗奔跑;有过的已有过,空无的已空无,我佩戴着荒野的花朵,手捧诗稿向天空燃烧。书香弥漫了炊烟下的饭桌,世俗之外,是一种琴棋书画的风度。
群鸟飞过,大地一遍荒芜,一无所有的天空仍然一无所有,一切收割过的麦地大风不停地吹过。
群鸟朝四面八方飞来,像丰收季节的书,堆满了天空。
我爱群鸟,我爱飞一样的生活,我爱群鸟风一样从大地吹过,一下飞到纸上一下飞出枝头,一下飞向远方与森林深处。
群鸟一路飞翔一路鸣叫,一路飞向天际尽头。它们就这样不歇昼夜地飞过,它们永远是一群只能向前飞翔的鸟。
群鸟飞起,它们要在飞翔中死去,它们起飞于大地向天空飞起,在不停地飞过天际。
群鸟飞起,卷起一阵大风,在天下这张摆在大地中央的晚餐桌上,从远古到如今,群鸟日日月月从那里取出火光与粮食。
∮5、
群鸟飞过下落的太阳,我坐没了黄昏与远方,苍茫大地大雪铺盖了村庄,我背着碗与水罐,来到炊烟升起的他乡,与一位穿着芦花裙子的姑娘,守着一轮叫天鹅的月亮。
群鸟泪一样汹涌天空,鹰在枪上高过九霄飞翔。风吹着风,空对着空,白色群鸟飞下山中,群鸟白色的羽毛直上苍穹。鹰在雪域高原上,贴着堆满羽毛的群峰。
群鸟飞过,风吹天空,天空炊烟袅袅,生活疼痛得如群鸟尖叫。在尖叫声里,群鸟飞起来了,它们沿着各条大路,飞过我梦的穹窗,飞过我云梦湖边的村庄。
飞过云梦湖村庄上的鸟群,一只一只贮藏着太阳月亮的光。当一束束光把鸟群照醒,鸟群叽叽喳喳飞过村庄。这些已飞出大地的群鸟,像神的火把被高高举起。
群鸟劳作群鸟飞着,天空无边无际,风吹到了尽头。群鸟在空中来回盘旋,我如一团干草在猛烈地燃烧。诗歌如一捆又一捆干柴,在我的火中哔啵地叫。诗歌如火中飞出的群鸟,带着我的诗歌理想卷上天空去了,燃烧着天空一堆堆白云一样的诗稿。
群鸟飞出村庄,到了飞回村庄的日子,它们又成群地飞回村庄。它们一年又一年徘徊于他乡与故乡,直到翅膀上的羽毛被风拔光。
千万只鸟就这样带着千万个梦想,从苍天上飞翔向没有尽头的远方,它们一群一群地飞向不同的方向。它们飞着它们叫着,它们就那样一下一下地拍着风飞翔。
群鸟飞进我的村庄,飞进了我的云梦湖上;它们一只又一只从我的纸上飞走后,它们将带着我的鹅毛诗去它们将去的地方。
∮6、
功利的沙尘暴已开始铺天盖地,一切在倒塌,一切似乎一眨眼全成了废墟,仿佛整个大地配称诗人的人都卧轨走了。
乌鸦发疯了,它们成群地漫天而来,遮蔽了天空;它们哇哇叫着飞进村庄,如一群又一群饿鬼,烧杀抢光了每一座村庄的粮仓;它们如一群又一群会飞的恶狼,睁着血红的眼睛,给大地留下了一片千里无鸡鸣的荒凉。
千万只铁锤把安宁的日子击得粉碎轰隆,群鸟的尸体堆满了每一座村庄,鬼哭狼嚎的叫声直冲苍穹。风疯狂呼啸着飞来,逃难的的鸟群被北方大地漫长的风雪掩埋。到野草长出,映山红开遍山岗,废墟上的生活才有了原来的模样。被炮火埋进地里的村庄,如播种下去的麦子,又开始了人丁兴旺。
天鹅群飞向北国的草原,无数支枪管对着天空,灾难像密集如雨的子弹飞来。鹅毛迎空满天飞起,落向又脏又臭、尸横遍野,经过战争创伤的大地。唯有悲鸣着穿过长空的天鹅诗人,用鹅毛笔写下的诗,留存在那本血清洗过的羊皮书里,放在图书馆保存了一个,鹅毛在枪下飞起的时期。
鹅毛满天飘起来了,鹅毛被野火烧起来了,诗歌鸟群被烧得哇哇尖叫,它们飞得越来越高,越来越高,这场鹅毛大火就这样几千年烧过,诗歌就这样一首一首地在污泥浊水上生长着。
鸟群病了,它们已飞不上天空,天空已布满了枪杀它们的枪,它们只能藏进森林静静地疗养。鸟群病了,在一个走满病人的世界里,在一个医院世界中,它们病得很重。鸟群病了,病了的鸟群,在我云梦湖边的村庄呻吟发狂。待水洗净了它们病痛的肮脏,在大河边上飞起来的群鸟,带着我的吟唱飞向了那个它们该去的地方。
我的空房子建在炊烟上,我的生活就像群鸟面对着枪。埋没诗歌神殿的垃圾,已多年无人清洗,被灰尘遮蔽圣洁尘埃的诗歌桂冠,没有戴到真正在为诗歌献身的诗人头上。
∮7、
去远方的群鸟在飞翔,我坐在世界这架马车上摇晃。每一个人总是沿着一定的轨迹飘着成长,每一个人总有一个出发的故乡。故乡总是他乡寄居者,向故乡与往昔的回望。
往事与故土如鸟群渐飞渐远,最后落在一张又一张发黄又洁净的纸上,散发出记忆中留下的陈年风俗与墨香。
森林被砍了,群鸟飞走了,河水断流了,除了无际的黄沙与空阔,已没有剩下一点大树成长的沃土;已没有一棵能结智慧果实的大树,似一根柳的我们,随便就被世界插进了大地。
群鸟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飞,从一端飞到另一端,再从南向北,永不疲倦地飞过。
从天空飞过的群鸟不多,大多数生命在地上趴着。
有一本书如鸟群,时而飞进幽谷,时而飞上天际;天空一样高深的文学篇幅只有天边的群鸟在读。
群鸟已经飞走,大地留着一个又一个空巢,空巢如泪珠一滴又一滴挂着,空巢里散落着它们剩下的羽毛。大风空空地吹过,羽毛一片又一片满天飞舞。
我丢下马蹄与长枪,如鸟一样四处飞翔,像天鹅一样哀鸣着我的忧伤。在荒凉中,被风吹向那个让我称王的地方。灯下的鹅毛笔深夜在纸上为一切沉默地歌唱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唐国明的书法:鹅毛帖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。其核心观念是:我们都是途中人,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。
他经典的表述为:“不在过去,不在现在,不在将来,只在途上;不在别处,不在远方,只在路上;不在故乡,不在他乡,此刻只在半途之上。”
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、出版大部分草稿的《零乡》,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、文、史、哲、数理,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“归属感缺失”与“人类永恒漂泊”的哲学反思,形成了独特的“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”文学风格。
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,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,一切皆在“途中”。
人作为“途中人”,既不属于过去、现在或未来,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,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。生命的价值在于“此刻”,即“除了拥有此刻,我们一无所有”,在千难万险中,以鹅毛风范、长风情怀,实事求是,与时俱进。
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,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。在《零乡》这书中,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,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。
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,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、长风情怀心,开创鹅毛诗、诗意流、半途主义,找到《红楼梦》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,写有《零乡》、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,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,以长城要塞为中心,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,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、百科全书式的史诗。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,以诗意流的形式,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、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“我们”,为了一个归,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。
唐国明的《零乡》是一部融合自传、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。该书被视作“诗意流”与“半途主义”文学的开创性实践,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,被称为“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”。
作为“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”,《零乡》结合了文学、哲学与数学思维,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。书中包含2019年、2022年前后出版的《鹅毛诗》《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》。
从文学哲学上说,“零乡”是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。通过“零乡”这一概念,指出人类处于“无根、无确定性、无依靠感”,“在途上、无归、老在此刻、此处”的状态。“我们都是途中人”,“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。”提出了“我们既不在过去,也不在现在,更不在将来,我们只是在途中、在此刻此处”,以及人类在“重复在此”里,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,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。
2025年3月14日安徽全椒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“好书推荐”发布了何章平先生写的《在喧嚣中觅得诗意栖居:<零乡>》一文里——称唐国明为“都市生活的诗人哲学家”。称《零乡》一书“书中的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熠熠光辉,每一章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叩问,如同镜子一般,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困境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《红楼梦》后40回,找到《红楼梦》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唐国明说过:续写《红楼梦》一万年也没有意义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编辑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唐国明,具有鹅毛风范骨、清风明月肉、闲云流水血、长风情怀心的学者、诗者、智者; 集文学家、哲学家、红学家、数学家于一体,集找到百回全本《红楼梦》后20回曹雪芹文笔,开创鹅毛诗、半途主义、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。在《钟山》《诗刊》《鸭绿江》《延河》《星火》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字。于2011年开始发表、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《红楼梦》后40回里、找到百回全本《红楼梦》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:《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》(第81至100回)。做出了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的1000多个错误,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,以考古复原方式,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,正文中带精选脂批、文句汇校标注、词句注释、难字注音本的《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》这部大书。此外,为传播自己的理念,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《零乡》大部分草稿《鹅毛诗》和《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》。2018年作品《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+1与3x+1》于上海作协、华东师大获奖。自2013年成名后,多次因学术主张、作品出版、文学话题登上热搜,最热时,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.2亿。
另外,唐国明在数学上——
一、发现论证了等差数列3个新规律
1、项数n相同,数差一律是d,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,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,即b=d×n²。如1、2、3、4与5、6、7、8;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4的平方16。如2、3、4与5、6、7。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。如2、4、6和8、10、12,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2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。
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。假如一组数为a、……、a+(n-1)d;另一组数为a+nd、……、a+(n+n-1)d,则:
b={【(a+nd)+[(a+(n+n-1)d)]】×(n÷2)}-[a+(a+(n-1)d)×(n÷2)]= d×n²。
若a前与a后数差d相同,项数n相同,且与a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为d(n+ n²),即:b= dn(1+n)=d(n+ n²),如4前的1、2、3与4后的5、6、7,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,为12。如12之前的9、10、11与12之后的13、14、15,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,为12。如12之前2、4、6、8、10与12之后的14、16、18、20、22,和差就是数差2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,为60。如100之前的91、94、97与100之后的103、106、109,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,为36。如16前的1、4、7、10、13与16后的19、22、25、28、31,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,为90。
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。a前等差数列为:(a-nd) 、……、a- d ;a后等差数列为:(a+ d) 、……、a+nd;则:
b= { [ (a+d)+(a+nd)]×(n÷2)}-{ [ (a-nd)+(a-d)]×(n÷2)}= dn(1+n)=d(n+n²)
同样可推导出,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、后,数差d相同,项数n相同,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,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= dn(m+n)=d(mn+ n²)。如4、5、6前的1、2、3,与4、5、6后的7、8、9,和差就是:数差1×[(中间数组项数3×两边数组项数3)+两边数组项数3的平方]=18。如“14、16、18”前的6、8、10、12,与“14、16、18”后的20、22、24、26;和差就是:数差2×[(中间数组项数3×两边数组项数4)+两边数组项数4的平方]=56。
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。“a、a+d、……、a+(m-1)d”前等差数列为:(a-nd) 、……、a- d ;“a、a+d、……、a+(m-1)d”后等差数列为:a+md 、a+md+d、……、a+md+(n-1)d;则:
b= { [ (a+md)+【a+md+(n-1)d】]×(n÷2)}-{ [ (a-nd)+(a-d)]×(n÷2)}= dn(m+n)=d(mn+n²)
综上所述,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、后,数差d相同,项数n相同,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,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=dn(m+n)=d(mn+ n²)。若中间,间隔等差数,项数为0,即m=0时,则两组项数n相同、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,必然相互是连续数,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,即b=dn²。
2、项数n相同、数差是d,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,与另一项数n相同、数差是d,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相等。如:2、4、6、8与10、12、14、16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,等于15、17、19、21与23、25、27、29,两组数之和的和差,都是32。
3、从1开始的,项数相同、数差是2,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奇数,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。如1、3、5和7、9、11,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9:27。如1、3、5、7、9、11与13、15、17、19、21、23,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36:108。【可以不看的简单证明:设每组数的项数为n,即{ [1+【1+2(n-1)】]×(n÷2)}÷{(1+2n)+ [1+2n+2(n-1)]×(n÷2)}=1/3。】
二、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,发现至少存在一对素数对称分布于任意大于3的整数左右两侧,且这两素数之和是此整数的2倍。即 t=[(t÷2)-q]+[(t÷2)+q]。 这一发现为哥德巴赫猜想1+1形式的成立提供了确定的支持。
三、 开创性的将3x+1猜想拓展为哲学模型,来解释宇宙万有的生成过程。通过“奇变递增为偶”和“偶变递减为奇”的运算规则,指出任何大于0的自然数最终都会落入一个特定的类似于3x+1猜想,“奇数x乘3加1,奇变递增为偶”和“偶数除以2的n次方,偶变递减为奇”的运算规则下,产生的4、2、1数字循环圈中,形成一种“万有总在途中”的通变模式。即:
……2x ↔ x ↔ (3x+1)÷2ⁿ ↔ …… ↔ 2ⁿ ↔ 4、2、1……
从而推导出宇宙星系万有的诞生与演化,不可能来自于爆炸,而是遵循类似于3x+1猜想“奇变递增为偶,偶变递减为奇”的圈套生成,最终归于“4、2、1”循环模式的形式。即:宇宙不始于爆炸,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。
发布于:湖南省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